11月19-20日,年IEEE中国智慧乡村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绿色低碳与智慧乡村建设,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式及主旨演讲,举办了“新型配电网与绿色低碳”“智慧乡村的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两场圆桌论坛,以及“企业家精神为村庄赋能”“科学教育与智慧乡村建设”“促进乡村企业发展和措施”“智能电网和智慧乡村”四场分论坛。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与行业领袖以线上+线下形式作主题报告,并邀请了50余位各国有关行业专家、教授、企业家、社会组织,一起探讨中国特色的智慧乡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副主席兼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中国工作组主席、全球绿色发展联盟会长张晓枫主持了开幕式。
本次论坛由IEEE中国代表处、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中国工作组(ISV-CWG)、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称“中国绿发会”)联合主办,北京韬能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协办。
张晓枫介绍,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ISV)专注于“能源技术,科技教育,企业发展”三大支柱,通过对国际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影响力投资,助力乡村振兴。IEEE智慧乡村采用独特的方法,通过提供结合可再生能源、社区教育和创业机会的综合解决方案,支持世界能源贫困社区。IEEE智慧乡村根据可靠的商业计划为精心挑选的社区企业家提供种子资金,该计划将影响广大乡镇地区的能源、教育和就业。
IEEE候任主席、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SaifurRahman(赛义夫·拉赫曼)在致辞中表示,“智慧乡村”的概念可以应用于每个国家,智慧乡村的特点包括协作、创新、创业,跨越城乡差距,跨越国与国之间的边界,通过教育、交通、知识来进行协作,希望这些概念可以在智慧乡村的背景下以及智慧城市的背景下进行扩展。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代表之一发表致辞。他表示,华北电力大学将清洁能源科技融入服务乡村振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电能替代等乡村能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在致辞中表示,构建乡村能源互联网综合效益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肖青在致辞中提出,“双碳”目标和低碳生活理念植入乡村建设的关键是运用科普手段,让村民从思想上理解农事生产与“双碳”目标的密切关联。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PES)主席卞建华在致辞中说,电力系统快速发展,要兼顾成本、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在致辞中指出,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的发展,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科研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重庆大学的长期支持下,重庆市天元乡实现了首个智慧乡村的建设,太阳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孙宏斌在致辞中提出,以农业能源局域网为代表的智慧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构建智慧乡村,可有效提高农村清洁用能水平,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IEEEPES中国专业分会联合会主席别朝红在致辞中介绍,IEEEPES中国专业分会联合会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年轻学生和工程师加入电力行业发展中。
在主旨演讲环节,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资深副主席RajanKapur(拉詹·卡普尔)与创始人、副主席RayLarsen(雷·拉森)共同介绍了智慧乡村委员会成立的初衷以及近年来在全球开展的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题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主旨演讲中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构建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EPU)的技术优势与前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DanielKammen(丹尼尔·科曼)在演讲中表示,希望中美两国合作共同推动非洲地区太阳能、风能和储能设施的建设,通过灵活便捷的方式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供应。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唐元提出,加快构建“一特五大”电力体系,促进能源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在圆桌论坛与分论坛中,来自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相关企业和村庄负责人开展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绿色金融等方面的探讨,共同展望低碳智慧乡村建设的未来方向与可行路径。
“新型配电网与绿色低碳”圆桌论坛由ISV-CWG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电科院原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白晓民与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敦楠共同主持。复旦大学教授,现代农业光伏联盟执行主席孙耀杰作了《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电网光储系统与可持续扶贫研究》报告,介绍了光伏农业教育实践园地等解决方案及实践案例。四川大学教授、ISV-CWG副主席刘俊勇作了《适用农业负荷的分布式扶贫光伏消纳技术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介绍了同时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和智慧农业转型供电问题的一种能量跨界转移双赢新思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及智能电力专业委员会会长应光伟在《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智能电力的创新与发展》报告中介绍了智能电力在智能电厂、智能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电源侧及电网侧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专家白建华分享了农村清洁用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现代化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减排三方面的思路。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陈远明介绍了乡村新型配电网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几个方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也鲁在《卫星遥感固定精准营业碳汇监测》展示了用卫星监测植物光合,不仅能测量植被中存储的碳及全球碳汇分布,还能通过诊断植物健康,助力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协鑫集成光热一体化PVT北京负责人田凯介绍了PVT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能解决发电、热水、采暖、制冷,切实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举措。
“智慧乡村的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圆桌论坛由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低碳专委会主任闫长明在《碳循环、碳平衡理念与实践》中介绍了速生林改性提质优质实木,让森林践行“两山理论”与“碳中和”的思路与模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青介绍了为推进“双碳”目标,中国绿发会成立“双碳基金”以及发起低碳工坊(LCW)系列的相关工作。西南大学教授、ISV-CWG副秘书长刘自敏分享了中国能源贫困的精准识别研究情况及*策建议。瑞盛资本管理董事总经理丁自选分析了绿色资本助力解决农村能源发展技术开发资金投入、现代化规模化运营水平等问题。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徐永力介绍了临安区发起“每人一千瓦光伏”倡议开展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的情况。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苇店村第一书记耿海*介绍苇店村零碳乡村实验站的工作思路及实践。何继江介绍了河南省兰考县推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情况。
在11月20日举办的“企业家精神为村庄赋能”分论坛中,ISV资深副主席RajanKapur(拉詹·卡普尔)介绍了智慧乡村委员会成立近年来在全球开展的工作以及“3E”(能源技术、科技教育、企业发展)模式。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主任赵中分享了多方合作模式解决污染问题来促进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故事。ISV-CWG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吴振升介绍了智慧乡村建设的电能替代技术及应用案例。何继江介绍了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苇店村在零碳旅游、零碳住宅建设、光伏泵站等实践。与会嘉宾还对企业、投资方等多方合作方式进行了探讨。
在“科学教育与智慧乡村建设”分论坛上,ISV-EdComm副主席NinaMiller(尼娜·米勒),ISV-CWG重庆学生分会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李春燕,西南大学教授、ISV-CWG副秘书长刘自敏,美国硅谷女性常务副会长冰清等嘉宾共同探讨了乡村教育对智慧乡村建设发展的意义、路径及实践案例。
在“促进乡村企业发展和措施”分论坛上,ISV创始人、副主席RayLarsen(雷·拉森),ISV-CWGPDC副组长李灵宏,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陈太勇,ISV-CWG副主席桂华,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加鹤萍等嘉宾在助力乡村企业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助力智慧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
在“智能电网和智慧乡村”分论坛,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配电技术研究所所长袁智勇介绍了直流配电网发展概况与应用场景。掌握主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剑波介绍了应用物联网技术并结合光伏的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平台。中国深圳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电网产品线负责人李伟秋分享了储能微网在偏远山区的应用实践。ISV-CWG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副教授钟海旺介绍了农村地区混合太阳能微网的分析设计方法和实践,以及清华大学电机系的“梦之网”公益项目。
四场分论坛分别由ISV-CWG副主席孙亚洛,ISV-CWG副主席、东北电力大学教授安*,ISV-CWG副主席、重庆大学教授陈民铀,ISV-CWG常务副秘书长、国网能源研究院国际能源*策研究室主任孔维*,ISV-CWG山东分会秘书长、山东建筑大学研究员田崇翼,ISV-CWG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董旭柱,ISV-CWG副秘书长、中国电科院教授级高工张东霞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