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调整结束更重要的事情,选择正确的投资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今天是年11月10日,最终上证指数收跌12.04点,跌幅0.39%,收在点,创业板指收跌42.21点,跌幅1.76%,收在.13点。

成交量方面,回到了亿附近。(同花顺,.11.10)

从我们跟踪和研究的主要细分指数看,今天表现最好的是消费端,中证消费收涨1.09%,消费红利收涨0.85%,细分的中证白酒收涨1.17%,中证畜牧收涨1%。(同花顺,.11.10)

从盘面看,市场低开高走,最终在日K线上留下一个十字星,周K线上,回踩5日线上沿,结合成交量温和,在这么一个底部区域,市场有小级别调整结束的迹象。

对于市场调整是不是结束,在这一刻我们并不是太在意,底部区域的每一次调整都会让我们布局得更加从容,

无论市场是否结束调整,能不能选择对投资的方向,制定良好的策略,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要知道,即便市场调整结束,后面的行情大概率也是结构性的,全面走牛的行情目前还不能够推演出来,资金、政策、情绪等指标都没有明确的信号。关于方向选择的重要性,可以看下历史。

回顾年10月底以来的行情,对比下硬科技和银行、地产的走势,前者表现较好,而后两者,更像是遭遇了一轮深度调整。

这是CS新能车指数的月K线截图,从年10月份最低点.76点,到年10月份的最高点.39点,区间最大涨幅约.64%,到年11月10日收盘的.18点,区间涨幅约.20%。

这是细分地产指数的月K线截图,从年10月份最低点.06点,到年11月10日收盘.53点,区间下跌了17.44%。(以上数据和图形来自同花顺,.10.01-.11.10)

时代不同了,不变的就只有变化本身,墨守成规的投资者认为上一个时代的核心资产依然是投资的重点,结果可能是惨烈的。

如果不喜欢变化,就是想稳定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就不要选择行业方向了,可以选择综合类的指数基金或者指数增强型基金,比如跟踪沪深、中证、中证等综合类指数的产品,总体来说从过往长期看还是能够跑赢通胀的,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的概率也是有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如果我们还想追求更多的超额收益,那么选择方向和制定就非常重要。

在方向和策略上,我们在银华天玑-悄悄盈和年年红最近的周策略、月度策略里,反复讲过一段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认可,但这一段话,基本上浓缩了我们的核心策略以及投资方向:

目前依然适合均衡分散的策略,在硬科技(含军工)、医药医疗、基础消费(农业、消费红利)、港美股优秀中国上市公司,还有优秀的宽基、债券基金等方向均衡布局,在力争跑赢业绩基准的前提下,追求稳中求进,耐心等待行情的到来。

也基本反应了我们对于“万物皆周期,低估提胜率”的理解,投资机会往往是处在成长初期且估值合理的行业,再就是绝对低估的困境反转的行业。

方向上,如果非要再做一些强调,那么短中期看,军工、医药医疗尤其是中医中药、消费端等似乎得到了资金的关照,港股方向的互联网、医药医疗似乎有困境反转的初期信号。

除了投资方向,策略方面我们一再强调均衡分散,要提高投资的稳定性,一方面是避免上蹿下跳,提升投资的体验,避免投资者经受不住波动而出现错误的决策,

另一方面,目前的市场结构化行情之下,在主要细分方向上保持均衡布局,更有利于把握机会,也有利于平稳地渡过底部区域的反复震荡。

今天的核心观点:

1、市场有短期结束调整的迹象。

2、结构性行情大概率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3、投资方向的选择很重要。

4、策略上均衡分散很重要。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两个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1、次新基金积极建仓,多只明星产品净值波动加大(基金)

中国基金报11月10日综合报道,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多只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