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惠明农产品流通中心有限公司:未来农业呈现哪些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已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劳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和娱乐方式,已经不在是传统的农民身份。农村正从社会转型为社会和城市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新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身份也发生了改变,由农民转变为市民。这种转变,是以“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和目的,只有实现了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在当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是重要趋势之一。因此,未来农业转型升级应该如何去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把分散的农户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约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实现我国“四化同步”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强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配套
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配套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但距离工业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虽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加工骨干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引导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将分散的小农生产、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体系和产业链经营体系。同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组织、工商资本、城市居民和科技人员等各种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综合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3、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指将第一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技术、信息等要素,通过加工和转换而形成的新型产业业态,通过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进行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4、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农业
目前,中国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投资形成农业产业化集团,实现以工补农;另一种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改变过去那种“圈地、再圈地”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而转向优化土地配置。未来,工商资本可以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流转土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同时发挥其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5、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经营主体的特点,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培育模式。同时还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教育培训、项目扶持、技术指导等都要跟上。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土地流转加补贴的方式,让有一定规模、有资金实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到农村创业致富。最终将这些人培养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