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物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医院建设 [复制链接]

1#

医院医院竞争力与创新力的关键行为,是医院的第3次信息化革命。通过引入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实现物联网应用部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最后给出了在医院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引言

物联网简单理解,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目前没有统一定义,业界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系统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等特征。年美国IBM公司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再次点燃了物联网新旺之火,同年温家宝总理无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物联网"概念在国内迅速升温。《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物联网、新能源与绿色制造等并列为国家五大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内物联网发技术与应用展迅速,遍及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智能电网、智能物流、工业与自动化控制、精细农牧业、国防军事、环境与安全检测、金融与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应医院信息化、流程化、规划化建设起到深远影响。

目前,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两个阶段:第1阶段就是建立医疗诊断设备所采集信息及病人治疗信息的存储传输及共享;第2阶段就是针对医生、护士所建立信息化手段,如无线查房、无线开医嘱、无线输液管理统等。目前进入第3阶段,就是医院建设阶段,体现以人为本的就医服务理念。

建设医院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医护、药品、器械、医疗设备、医疗场所等资产系统之间的有效互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管理规范进行有序的管理,在控制下进行运作,医院的基本医疗安全、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建设医院的目的就是以患者高效就医为中心,方便患者就医,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就医成本,实现患者就医智慧化;医院以全岗、全程、全面应用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管理信息化、作业网络化、医疗数字化、智慧人文化为目标和手段,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软硬件、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文化及其他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构建技术精湛、服务优质、医院管理与服务新模式。

医院建设不等于一二个项目或应用,而是一项长期实施工程。实现途径可以采用2种方式:方式1由点到面,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按子系统方式逐个实施,最后统一数据集成融合,形成报表,医院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上级主管部门、患者等对象使用。这种方式一定要做好标准规划,尤其是数据接口和格式,防止将来系统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形成。方式2从顶层入手,做好架构设计,按标准化架构逐个实施业务模块。方式2的实施周期较长,费用较高,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现状。本院采用了方式1,医院主管领导、信息处同事全程参与集成商工作小组,参与业务规划和实施。本文主要介绍我院在探索医院建设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希望对同行医院建设有所贡献。

2.医院物联网工作原理

医院物联网首先要解决的对象感知。感知对象包含患者、医生、护士、护工、医疗器械、医疗药品、医疗设备、医疗场所、医疗垃圾等。医院资产佩戴对应的标签产品,实现资产与设备的关联,资产关联后,标签将感知的数据通过阅读器、手持终端、无线有线网络等传送到后台信息系统,后台信息系统对标签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需要报警的数据进行报警,同时通过网页医院主管领导、医生护士、患者、安保人员,以方便了解权限范围内的资产状态,为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给急诊患者佩戴标签,可可视化医院急诊科到救治结束整个过程的状态,比如患者几点几分几秒到达急诊科,几点几分几秒初诊结束,几点几分几秒抽血化验结束,几点几分几秒常规检查结束、几点几分几秒诊断结束。通过大量分析这样的过程数据,医院急诊处理效率的瓶颈所在,医院急诊处理的平均时间,医院工作效率如何,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医院物联网应用的感知设备主要包含条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